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奪淮入海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奪淮入海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淮河曆史上是有入海口的,後來黃河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淤平了淮河下遊,當黃河再次改道後,淮河就沒了入海口.隻能靠大運河(較狹窄,流量有限)流入長江,一遇洪水,災害嚴重. 解放後,修建了蘇北灌溉總渠,情況有所好轉. 現在,又修建了新的海通道,在江蘇省射陽.
2003年6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正式通水,這標誌著淮河重新擁有了獨立的入海口--扁擔港,使得淮河擁有了河流的完整意義。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國務院批準的淮河治理大型骨幹工程,總投資41.17億元,全長163.5公裏,西起洪澤湖畔的二河閘,經江蘇青浦、楚州、阜寧、濱海四縣區,至扁擔港東流歸海。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設計的排洪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使洪澤湖防洪標準從目前的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保障了淮河下遊地區2000萬人口、3000萬畝耕地的防洪安全。
自1194年黃河南侵奪淮入海始,鳩占鵲巢800餘年,使淮河不得不借道長江入海。由於地勢平緩,降雨季節集中,淮河流域形成了"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慘痛局麵。
淮河是一條極其特殊的河流。特殊的氣候條件和地貌條件決定了淮河的治理仍然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